Momenta:首发量产智驾大模型
2024年9月29日,在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GIV2024)上,Momenta重磅发布了首个量产智驾大模型。
该模型将感知与规划整合进一个大模型中,形成端到端、深度学习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充分释放人工智能技术潜力,高效解决自动驾驶长尾问题,为用户在复杂和极端驾驶条件下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能够精准应对各种复杂驾驶场景,确保车辆在各类环境下都能安全顺畅地行驶。
Momenta智驾大模型可支持在各种复杂道路环境下,准确预判车辆或行人的通行意图,自动调整车速、灵活变道、从容避让障碍物,极大减轻驾驶员的负担。无论是在应对复杂路口还是动态横穿场景,都能从容应对,显著提升驾驶安全和通行效率。目前,这一领先的技术方案已在多个汽车品牌商实现量产交付。
聚水潭:2024泰国电商生态大会圆满举办
11月19日,2024聚水潭泰国电商生态大会于曼谷True Digital Park成功举行。本次活动成为泰国本土电商行业的一次重要年度盛会,也为聚水潭拓展泰国市场再攀新峰提供了非凡机遇。
本次大会上,聚水潭为泰国电商行业带来了全渠道解决方案。为解决卖家在泰国电商布局中的实际问题,丰富数字基础设施,聚水潭通过全球版ERP系统实现线上线下订单整合、库存同步、高效管理仓库,可以一站式服务好商家掘金新蓝海。
聚水潭现已成为泰国当地社交电商商家的首选合作伙伴,目前约有80%以上的泰国头部主播/机构商家选择聚水潭SaaS ERP全球版开启数字化之路。会上,泰国头部主播代表纷纷坦言,聚水潭系统及本土电商解决方案给直播带来了流程操作的可视化、线上化,在促成业务大卖的同时,也加强了日常管理,为诸多考核、洞察提供了科学依据。
聚水潭不仅着眼于自身行业解决方案建设,还发挥聚水潭泰国电商生态力量,以期为泰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助力,通过数字创新、专业服务挖掘卖家增长机会点,达到与生态合作伙伴的协同进步。
光图智能:发布激光3D轮廓测量仪新品
近日,光图智能发布激光3D轮廓测量仪GTS-8200和GTS-8560两款型号,光图GTS系列再添新成员。
GTS 系列激光3D轮廓测量仪基于激光三角测量原理,以超高速度对物体轮廓进行采样,可实现对物体表面的高精度三维重建,微米级的细微特征也能清晰分辨,由此实现对物体非接触式的高精度测量/检测。
在两款新增型号的加持下,GTS-8系列已完成全型号上线。丰富的产品线满足了不同行业各种场景下高精度3D数据采集需求,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3C电子、半导体、锂电池组件、橡胶轮胎以及航空航天、医疗器械领域的精细几何尺寸测量及表面缺陷检测。
该系列具备的技术优势包括微米级的精度,其中X轴分辨率最高可达8微米,Z轴重复测量精度最高可达0.1微米;超高的扫描速度,最高测量速度可达每秒40000个轮廓;超高分辨率,每条轮廓提供2048个数据点,提供高精度的轮廓形态。产品还能同时输出2D深度图和校准的3D点云数据,实现不同的视觉功能。
九识智能:无人车赋能“双十一”物流
在2024年“双11”期间(2024年11月01日-2024年11月11日),九识全系列无人车产品在152个城市为快递行业客户赋能,总计处理了高达1650万票快递,无人车单车最长运营里程达到了2231 km,日均单车最高转运次数为84次,日均单车运营里程达168公里。
相比去年,九识无人车“双十一”运营车辆数较上一年增长率69%,城市覆盖数量增长率79%。L4真实落地数量及增长速度保持全行业第一,真实投放运营的纯无人驾驶产品市场占有率全行业第一。
目前,九识无人车基于从2m³到10m³不等的城市低速全场景L4级无人产品,面向狭小道路、城市乡村、厂区园区的快递、快运、生鲜、医药、快消品等各个场景、各个角落为千行百业提供可落地、可复制的高效智能方案,为物流行业的全面智能化升级持续赋能。
悉智科技:SiC-DCM交付成功突破2万颗
近日,苏州悉智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其自研的800V平台高端电驱SiC-DCM 8并塑封功率模块(峰值出流650Arms)产品已成功突破2万颗的交付里程碑。
随着电动车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SiC功率模块已成为提升电动车性能的关键部件。该产品充分展示了悉智科技在功率模块产品定义和封装技术方面的优势,凭借极致的性能与可靠性,用于国内某高端新能源乘用车品牌,并为公司带来显著的增长机遇。
嘉强自动化:苏州新工厂奠基
10月30日,苏州嘉强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新建智能激光头及激光设备国产化与产业化项目奠基仪式在常熟尚湖镇举行。
尚湖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葛昊旻指出,嘉强公司作为激光智造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与尚湖产业发展高度契合,希望嘉强以技术先进性为标准、产业高端化为方向,推动更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市场应用落地尚湖。作为属地政府,也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嘉强公司,以更精准的举措、更优质的服务,助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嘉强CTO李思佳表示,新工厂将专注于智能激光头及智能数控系统的研发和生产,致力于实现激光技术的国产化与产业化,提升我国激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新工厂的建设,是嘉强积极响应智能制造发展战略,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一步。嘉强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自身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推动激光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推动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的繁荣与更高水平发展。
甄云科技:重磅发布低代码平台“天工”
12月6日,数字化采购服务商甄云科技在上海举办第三届用户大会。基于市场新需求,甄云科技在此次大会上正式发布“天工”解决方案。
“天工”是基于低代码的一种实施新方法、交付新能力,通过预置业务模板和采购策略,支持标准功能的开箱即用。同时,新增全栈低代码能力,通过模型驱动设计、可视化界面配置和积木式流程组合,帮助企业快速、低成本的完成个性化定制和私域应用搭建,从容应对业务变化。“天工”的发布,可以让企业彻底摆脱IT问题困扰,聚焦业务创新,全面加速采购数字化转型。
传统的实施方法上线周期长、实现效果差、需求变更多、运维支持少。天工敏捷实施方法论(Agile-TG)则更准(结合最佳行业实践的业务工具箱)、更快(低代码PaaS平台)、更稳(可持续服务)。
甄云凭借SaaS平台化优势,在数字化采购赛道开启了多元化业务探索,持续为供应链汇聚价值,积累势能。“天工”的发布正是这一探索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图文来源:上述公司官微
上海千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近期宣布完成4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蓝湖资本、一汽股权投资、达晨财智、清控金信、千乘资本、容亿投资、大华创投、广开基金、常熟经开国发、长江车百基金、保隆科技、鳌图创业基金、智行启源。
作为线控底盘领域的绝对黑马,千顾科技自2022年以来,以连续3年业绩增长超100%的发展势头,在国产线控制动领域独步天下。千顾科技以成熟的产品底蕴及领先的技术能力,荣获11家整车企业超50项定点项目的青睐。
在累计超600万套智能底盘制动产品产业化经验基础之上,千顾科技完成了线控制动产品百万级出货量,交出了国内自主ESC出货量第一的里程碑式成绩。
明星产品EHBI-Onebox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已具备量产供货能力,获近10家知名主流整车厂重点项目定点。千顾科技将继续保持国内ESC/Onebox 市场前十国产前三的优秀产业化水准,引领线控制动技术向新发展。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先发优势,而庞大的汽车产业链正面临着智能化的转型,涉及关键零部件的突破和升级已刻不容缓。
由此,千顾科技在供应链端已逐渐强化其自主可控能力与产品研发实力,同时携手上游供应链共同完成关键核心子零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在重塑供应链来实现子零件国产化率提升、汽车核心零部件自主掌握并持续创新解决“卡脖子”难题、以及产业化能力不断升级满足市场需求这“三驾马车”的拉动之下,千顾科技正以势如破竹的“中国速度”加速前进中。
在芯片方面,千顾科技已与多家知名车企客户展开国芯战略合作,并逐步实现产品落地。在校企合作方面,千顾科技与上汽通用五菱、武汉理工大学、保隆科技四方共同成立“智能线控底盘联合实验室”,共建智能底盘联合攻关团队,加速实现智能底盘技术关键突破。
千顾科技创始人兼CEO陈晶杰表示:千顾科技始终坚持在线控底盘领域稳扎稳打、持续耕耘,面对客户的更高要求,要做线控底盘的超一流的产品;面对市场的内卷和激烈竞争,要推进零部件国产化和供应链重塑,打造中国线控底盘的第一品牌;面对汽车行业百年未有之变革和机遇,要深化与产业链上下游伙伴的合作,肩负作为国产核心汽车零部件提供商的责任与使命,感谢投资伙伴们的大力支持与深厚信任,与千顾科技一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为中国汽车工业全面崛起而持续奋斗。
据悉,蓝湖资本于2023年6月领投千顾科技A+轮融资,并于本次B轮融资中坚定加注。
图文来源:千顾汽车
12月31日,钛媒体创投家发布「2024年投资机构先锋榜」,蓝湖资本荣登「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先锋TOP20」、产业先锋榜「先进制造领域TOP20」、生态先锋榜「ESG领域TOP10」等多项榜单,为2024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图片来源:钛媒体创投家
12月10日,福布斯中国发布「2024年创投人100榜单」,蓝湖资本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胡磊先生荣耀上榜。
2024年,福布斯中国连续第18年对活跃于中国大陆市场的风险投资人进行独立调研,并在数百家创投机构所推荐的近千个样本中找出100位过去5年中取得良好业绩的投资人。
作为一家成立十年的风险投资机构,蓝湖资本在胡磊先生的带领下经过多年的深耕细作,已在科技创业投资领域打下坚实基础,特别在自动驾驶、新能源车产业链、工业数字化等领域的投资颇有建树。
本文图片素材来源:福布斯中国
近日,蓝湖资本被投企业九识智能完成1亿美元B1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蓝湖资本、鼎晖百孚共同领投,其他老股东跟投,本轮融资是近一年来自动驾驶领域完成的最大金额融资之一。
作为全球城配自动驾驶产品研发和应用领军企业,九识智能拥有L4级自动驾驶全栈技术的自研能力,成功实现了公开道路商业化落地,成为业内首家以“交钥匙售车”模式实现正毛利运营的无人城配企业。
九识智能具备深厚的L4算法研发、产品开发、整车交付及销售运维等底层体系化能力,并实现了核心软硬件模块全自研,搭建起智能化平台、车辆平台、电动化平台三大技术平台。最新款无人车在软硬件能力侧已实现包括计算单元和传感器在内的全套车规级升级。新车配备高性能的车规级双Orin Drive计算平台,具备超过500tops算力;基于自研的ZOE 2.0架构,不仅优化了传感器的集成和扩展,还提升了数据传输的密度和处理效率。同时,九识智能通过骨干网络和Transformer完成了对动静态障碍物与地图元素的统一检测,叠加领先的前决策模型,真正实现了决策层的端到端,能够适应包括雨雪天气、复杂路口、隧道以及高架桥在内的多种复杂工况和场景,其关键性能指标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基于强整车设计能力及对城配场景的深厚理解,九识智能在成立后一年半时间内快速迭代五版车型,并于2023年第四季度正式向市场投入交付了全球第一款L4城配量产车型-九识Z5系列,开创了L4级自动驾驶城配产品的整车销售时代,实现该类别产品在多种城市公开道路配送场景中的规模化商业应用。
为匹配更多物流细分场景需求,九识智能产品持续迭代,于2024年6月发布四款L4级无人车Z2、Z5、Z8和Z10,以应对不同场景和载货量的需求:旗舰产品Z5则适合快递、生鲜、医药等B2B配送场景;Z2灵活小巧,适合封闭园区、室内复杂路口等窄路场景;Z8具备高续航、高载重特点,适合工业物流、快递物流下乡、矿区等长距离运输场景;Z10则在Z8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续航、容积和载重升级,是业内最大的无人配送车型。
目前,超千台九识智能无人城配车已经在130余个城市中投入运营,累计送单量超过1亿单,帮助客户实现运营成本平均降低62%。同时在此过程中,团队累积了超过400万公里的L4级自动驾驶实际运营里程,并以目前每月约100万公里的速度加速攀升。目前九识正以每月数百台的速度,将产品交付客户。
九识智能同时正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九识已获得新加坡陆路交通局颁发的该国首张无人物流车牌照,目前已在指定公共道路上进行无人驾驶作业任务。此外,九识智能还参与了新加坡标准委员会TR-68自动驾驶规范技术标准的制定,并与监管部门合作,为无人物流车在公开道路运行制定了测试方案,填补了当地相关法规的空白,推动了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近期,九识智能在马来西亚、日本、中东等地也已有订单落地,为国内自动驾驶产品出海走出重要一步。
蓝湖资本合伙人魏海涛表示:”智能驾驶领域正迎来批量商业化落地的关键时间窗口。蓝湖陪伴九识成立至今,短短三年,九识展现出了杰出的进化能力、极强的产品能力及商业化能力,落地全国多个城市,海外布局也有条不紊地展开。本轮蓝湖再次加注,是对团队的坚定相信和支持,商业上持续看好九识以最强产品力去提升行业效率,切实为社会创造价值。也相信九识可以为行业带来更多正向的力量,加速智驾在更广泛的领域落地。“
据悉,蓝湖资本于2022年1月率先领投九识智能天使轮融资,并在之后的Pre-A与A轮融资中持续加注。
图文来源:九识智能
华申瑞利:EPB量产成功启动
7月26日,上海华申瑞利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当年立项、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超高效率,在平湖智创园成功举办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量产启动仪式。
华申瑞利(浙江)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是上海华申瑞利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作为华申瑞利建设的首个专注于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的智能制造基地,于2023年底落户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额超过5800万元。
图|华申瑞利
本次启动仪式标志着华申瑞利在生产能力上的巨大突破和研发试验室的正式投入使用。研发试验室完全由自主研发的专用实验设备组成,覆盖多种测试,并具备车辆湿式(液压制动系统)和干式(EMB)制动系统测试能力。确保为客户提供高性能制动系统产品,并提供高质量、及时的服务支持。
华申瑞利(浙江)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的启动及EPB产品的顺利量产下线,预示着年产百万件媲美国际品牌性能的国产EPB产品能满足市场的独特需求,并为量产新一代电子机械线控制动系统(EMB)奠定了坚实基础。
九识智能:无人车四倍提升农牧区运输效率
内蒙古河套平原农牧区散落分布,交通不便,当地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劳动力短缺,传统快递配送模式面临巨大挑战。
九识Z5无人车产品的到来,大幅提升了装送货效率。无人车每天早上5点从县城网点出发,5m³的载货空间能够装满800-1000票货物,一路串行6个驿站,最远的点位距离县城100km!返程途中,还会在中间一个点位停歇充电,1-2小时再次满电后,马不停蹄赶回县城,装满第二批快递后,继续向农牧区派送快件……回到县城的“家”时,常常是凌晨12点!
从传统模式下两天配送一次,到用无人车一天配送两次,九识无人车为当地带来了4倍的效率提升,同时,在成本方面也实现了大幅下降,也为终端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满意度提升。
在农产品丰收的季节,九识无人车还化身为“移动仓库”,将新鲜的瓜果蔬菜运往县城,助力农产品上行,为农牧区百姓开辟了一条增收的新渠道。
九识无人车在河套平原的落地应用,有效解决了偏远地区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推动了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九识无人车已经在全球一百多个城市落地,基于从2m³到10m³不等的城市低速全场景L4级无人产品,面向狭小道路、城市乡村、厂区园区的快递、快运、生鲜、医药、快消品等各个场景、各个角落为千行百业提供可落地、可复制的高效智能方案。
昆宇电源:获山东省官方双重认定
日前,昆宇电源被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正式认定为2024年度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是企业为满足自身发展需求而设立的技术研发机构,旨在推动企业在特定行业和领域内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
除此之外,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2024年认定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名单中,昆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电化学储能关键技术与材料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成功入选。
图|昆宇电源
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作为省内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是省发改委为实现科教兴省战略和推动经济现代化建设而精心打造的平台。
昆宇电源此次获得认定,不仅是对其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所做努力的认可,也是对其未来发展潜力的肯定。
光图智能:入选“苏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近日,苏州市科技局公示2024年苏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拟认定名单,苏州光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凭借重磅新品GTS系列-激光3D轮廓测量仪的超前领先创新技术能力,被认定为“ 苏州市高精度激光3D轮廓测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近年来,光图智能以高新技术指导原则为路标,坚持自主科创研发,以自研高性能3D传感器为核心与基础,配合自研机器视觉软件平台,为用户提供先进的3D机器视觉产品及完善的3D机器视觉检测整体解决方案,尤其在轮胎、汽车、电子、锂电、铸造等行业提供丰富的产品检测线。
光图先后研发推出GTC系列3D工业相机、GTS系列激光3D轮廓测量仪、Omni系列轮廓测量/缺陷检测系统等一系列视觉产品,助力用户降本增效,推动产业创新升级。
图|光图智能
本次入选不仅是对光图智能在行业及技术领域的认可,更标志着工业机器视觉领域实现全面国产化替代迈上新台阶。
Polymaker:跨领域应用引发外媒广泛报道
近日,美国著知名科创电视专栏《Viewpoint with Dennis Quaid》专题报道Polymaker在多个领域颠覆传统的应用能力,揭开3D打印“从数字技术转为实体应用”这一划时代变革。
图|Polymaker
节目讲述了Polymaker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所视障人士学校合作,捐赠了PolySmooth™和Polysher™等材料与设备,帮助校方制作课堂教学辅助工具,让学生们能够亲身触摸和感受世界。
在参与到CAD模型设计中,和3D打印的过程里,学生们的思维也在不知不觉改变:从“我不敢碰”的谨小慎微,转变为“我可以让打印机完成我的创作”的志在必得。这种思维的转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锻炼了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无独有偶,在循环经济领域,Polymaker与国际知名的百年灯具品牌Signify持续合作,如采用生物循环线材生产灯具、回收PC水桶生产成线材再制作灯具等。
在双方合作中,3D打印不再是简单的支持性技术,Polymaker凭借其优异的材料研发能力,成为这一循环经济项目的核心推动者。通过将废弃灯罩转化为高质量的3D打印线材,Polymaker实现了材料的高效再利用,为传统制造业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在教育和制造领域,Polymaker正通过3D打印技术推动一场深远的变革。从帮助盲人和视障学生重新认识世界,到与Signify合作实现循环经济的闭环,Polymaker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更在思维方式上引领了新的潮流。
节目在美国几乎全境的公共电视台播出,C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商业频道)、Fox Business(福克斯商业频道)和彭博社也同步上线。一时间,Polymaker成为全美最新Superstar。
再惠:助力海外客户品牌提升
近日,新加坡旗舰媒体平台《海峡时报》发布专题报道《Cultivating their online presence: How local farms use TikTok to grow business》,聚焦再惠分公司SpoonX携手新加坡农业食品企业联合会(SAFEF),是如何利用抖音这一新媒体社交平台,通过数字营销方案助力本地农场打破信息壁垒,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推动业务良性增长。
SAFEF通过与再惠在新加坡的分公司SpoonX合作,通过创意新颖的内容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吸引受众。此外,SpoonX拥有在中国社交媒体领域的深厚积累,将其引入新加坡市场,助力品牌跨越文化与地域限制,深度开拓华语人群市场。在SAFEF的案例中,非营利组织为提高农贸市场活动和其他举措的知名度,特别聘请SpoonX启动其TikTok账户(@sg.farmers.market)。
作为TikTok和小红书的官方合作伙伴,SpoonX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多元化的创意,以增加他们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在线传播度。
自2024年2月SAFEF发布第一条TikTok帖子以来,已获得超过4300名粉丝和超过7000个点赞。
除了SAFEF,SpoonX还与如莆田、滨海湾金沙、R&B巡茶和梅见梅子酒等品牌合作。SpoonX成立的目的是为那些在吸引在线流量方面经验不足的中腰部公司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包括概念化社交媒体策略、计划、内容创意和结果分析。
2022年,再惠通过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的Tech@SG计划进入新加坡市场。公司的扩展恰逢TikTok和小红书等中国社交媒体应用在东南亚的流行,为SpoonX在这里建立创造了契机。
9月18日,蓝湖资本2024年美元投资人大会(AGM)在深圳成功举办。
本次年会,包括国际顶尖大学捐赠基金、非营利基金会、主权财富基金及家族办公室在内的全球性机构投资人,蓝湖优秀被投企业代表等济济一堂,深入探讨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先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跨境电商等领域的行业变迁与发展,致力于通过产业与资本的深度融合,推动行业协同发展和价值创造。
大会伊始,蓝湖资本合伙人魏海涛进行了以「电动汽车:一个新兴的生态系统」为主题的分享。
魏海涛认为,得益于电动汽车更清洁的技术和更低的成本,中国汽车产业向电动汽车转型势不可挡。电车在汽车销量中的渗透率不断提升,2023年达到36%,在2024年上半年超过了40%。
这次转型将是当年智能手机颠覆传统手机的重现,转型过程采用的多种新技术,包括新的软件层、芯片、传感器与底盘技术等,为汽车供应链生态系统提供了大量的新机遇。
基于上述研判,蓝湖资本自2016年始即围绕着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展开深度布局。
在无人驾驶算法赛道,蓝湖资本天使轮领投了L3/L4自主解决方案的全球独角兽Momenta,L4级商业化无人城配车生产及运营商Zelos;在底盘件赛道,蓝湖布局了自动驾驶滑板底盘供应商尚元智行、CDC减振器制造商上海琳顿、线控制动系统制造商千顾科技、干式线控制动技术(EMB)先导企业华申瑞利;在传感器及检测系统赛道,投资了L4级高清摄像头制造商森云智能、压力传感器制造商莱顿电子、汽车动力总成检测系统供应商英特模。
魏海涛表示,不论对主机厂或供应链而言,燃油车向电车的过渡,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在过去五年,蓝湖资本已经在这个领域构建了强有力的投资组合,其中大部分被投企业,蓝湖在A轮、甚至是孵化阶段就果断出手。事实证明,蓝湖电动车投资组合在行业巨变中已然乘上了高速增长的东风。
在对行业保持乐观的同时,蓝湖团队也注意到了行业产能过剩的端倪,未来在细分赛道的选择上,蓝湖将更趋谨慎并在投后管理更加重视退出机会和真实DPI的贡献。
上海琳顿创始人兼CEO叶国弘博士作为蓝湖优秀被投企业代表分享了琳顿的创业历程和电动车零部件行业的市场洞察。
上海琳顿成立于2023年7月,专注于中国汽车减振器的设计、研发和制造,以及与整车的匹配和调试。
叶博士认为,中国电动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给智能底盘市场带来了新的需求。高级别自动驾驶(L3级以上)技术的引入也需要更高控制力度的底盘。预计到2030年,中国乘用车市场规模可达3000万台,其中电动车市场规模达2200万台。巨大的市场机遇使得诸多新兴的主机厂商加入,由此预测,作为电动车和自动驾驶的关键零部件,届时CDC减振器的市场峰值规模可达180亿人民币,全球市场规模达60亿美元。
面对历史性的创业机遇,叶国弘博士和他的团队果断决定创业,并在短期内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自2023年9月至今,已与多家主机厂深度合作。2024年10月,年产能力100万个电磁阀的自动组装线及年产能力100万个的减振器半自动组装线即将投产。
随后,蓝湖资本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胡磊以「SaaS:永恒的软件」为主题分享了经济周期中SaaS行业的蓝湖视角并更新了蓝湖系SaaS被投企业的业务进展。
胡磊指出,虽然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间,美国BVP新兴云指数(EMCLOUD)下跌了8.4%(同期纳斯达克指数上涨17.5%),但在运营方面,同期美国上市SaaS公司的ARR增长率中位数为17%,NDR中位数为110%。这显示了SaaS业务在经济周期中的坚强韧性,我们依然坚信SaaS作为商业模式的强大优势以及在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面对二级市场估值调整,蓝湖资本利用团队在行业中的长期资源积累和深度业务认知,专注于投后赋能,协助被投企业探索现金流收支平衡的明确途径,促进被投企业加速业务成长、巩固市场领先地位,并耐心等待市场退出时机。
基于上述策略和努力,蓝湖SaaS投资组合中近70%的企业预计于2025年上半年实现季度现金流为正,其中聚水潭预计在2024年实现净利润,并已经在香港IPO进程中。
胡磊认为,SaaS公司的业务能够长期稳定增长,并保持高于70%的毛利率水平。近两年的市场逆风也造就了低估值的投资机会,蓝湖团队将耐心等待时机,同时加强投后管理,赋能被投公司的产品力,使之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蓝湖相信,在冲击来临时做好万全准备,平稳着陆后必将飞得更高。
接下来,蓝湖资本合伙人陈昊辉以「跨境电商:中国出口的新名片」为主题分享了蓝湖在跨境电商赛道的投资思路及优秀被投企业的成功要诀。
疫情后随着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电子商务不仅在中国发展如火如荼,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电商渗透率也稳步提升,以美国为例,三年时间,电商渗透率从11%提升至16%。跨境电商成为中国外贸增长的新引擎,2023年中国跨境电商销售额达到1.8万亿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0%。
蓝湖资本从2018年起,即开始关注跨境电商赛道,并通过两笔早期投资逐渐形成了对市场的深度认知,进而布局高潜力的细分品类,在其中挖掘具备投资价值的标的。
陈昊辉认为,这些标的往往具备三条特征:对各电商平台的规则和玩法了然于胸;在高潜品类里具备先发优势;跻身该品类头部。
目前,蓝湖跨境电商赛道的投资组合里的四家公司:设备和工具品牌司顺Vevor、运动服饰品牌俊亿Baleaf、智能灯具品牌智岩Govee、3D打印线材品牌聚复Polymaker都是亚马逊的头部商家,蓝湖都在公司发展早期发掘并投资,投资后业务保持高速增长,财务表现兼具成长性和盈利性。
以司顺Vevor为例,Vevor品牌拥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只做线上零售,直达消费者。它的产品品类丰富,涵盖厨房、物料搬运、建筑、园艺、家装等场景,在北美有10多个仓储中心,配送时间仅需3-5天。Vevor品牌旗下35%的产品都是市场独家产品,消费者只能在这里买到。
得益于Vevor产品细分场景多、规格全、功能强大及高性价比的优势,目前在亚马逊美国市场细分品类中已经是中国卖家/品牌中的第一名。
陈昊辉表示,因为toC的跨境电商已显示出强劲的历史增长和发展潜力,且蓝湖已经在这个赛道投出了优秀公司,蓝湖美元基金将继续密切关注这个赛道。同时,蓝湖团队会保持一贯的严格筛选标准,只投资最优秀的标的。
最后,蓝湖资本首席财务官唐舜骅回顾了蓝湖美元基金的最新业绩。总体而言,蓝湖各期美元基金投资组合都能穿越周期,贡献强劲且持续的回报。
蓝湖美元一期、二期、三期基金中,多家被投公司连续多年高速增长,成为细分赛道的市场领导者,包括Momenta、聚水潭、司顺、九识智能、再惠、汇联易和甄云科技等,其中Momenta和聚水潭已经分别在美国和香港IPO的进程中。
处于投资期的蓝湖美元四期投资节奏有条不紊、张弛有度,已经在电动车供应链布局多家优质标的,其中尚元智能、千顾科技在蓝湖投资后异军突起,业务实现翻倍增长,短期内即获得后续轮融资。
蓝湖认为,当前中国资本市场还处于复苏前夜,预计2025年/26年将有更多价值投资机会,蓝湖将顺应周期,把控投资节奏,用更高标准严选优质投资标的。
在投资策略上,蓝湖将继续聚焦先进制造业和企业数字化,尤其是在电动车供应链领域,行业的巨变吸引了大量的优秀初创公司。在投后管理中投入更多关注和资源,赋能被投企业运营和业务增长,帮助其在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自2014年成立,蓝湖资本已陪伴科技创业者走过十年,十年来筚路蓝缕,十年来风雨同舟。通过本次美元投资人大会,我们进一步强化了投资者、创业者与蓝湖资本之间的紧密互动和良好互信。未来,蓝湖资本将继续重仓中国数字化产业创新升级,顺应工业数字化、企业数字化的发展潮流,在资本市场与产业升级的变迁中发掘更多的优质投资标的,为产业繁荣和科技进步注入新的动力。
9月20日,创业邦重磅发布2024年最受赞赏的风险投资机构名录,蓝湖资本荣获「2024最受赞赏的创业投资机构」、「2024创投机构ESG最佳实践奖」和「2024最受赞赏的风险投资机构出海生态领域25强」等三项大奖。
2024年,中国创投市场步入挑战期,创投市场格局正在重塑,需要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脉搏,寻找新的增长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机构声誉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良好的声誉能够显著提升投资机构的市场认可度,吸引更多耐心资本和潜力项目,为投资机构带来稳定的资金来源和丰富的项目资源。品牌美誉度越来越成为风险投资机构必须构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成为机构基业长青、可持续发展的一笔宝贵资产。
今年7月,创业邦连续第四年启动「2024最受赞赏的创业投资机构」评选活动,寻找业内最受尊敬与推崇,最具“软实力”的风险投资机构。本次榜单结合报名数据和睿兽分析数据进行初筛机构池,本次榜单结合近200位评委的实际投票结果,总投票数将近17000票,他们综合考量品牌影响力、行业口碑、投资业绩、投后服务、行业地位等表现,选出心目中最受赞赏的创业投资机构,综合初筛、投票和终审结果,最终评审出2024最受赞赏的创业投资机构系列榜单。
鉴于ESG实践对推动中国创投和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今年六月,创业邦连续第三年发起 “创投机构ESG最佳实践奖” 评选活动,历经3个月的报名征集、数据分析和调研等过程,基于严格的标准和严谨的数据,综合衡量机构在制度体系、能力建设、投资流程、遵循国际倡议和透明度等方面的ESG理念实践情况,结合近百家机构申报的问卷数据和部分机构调研信息,最终评选出 “2024创投机构ESG最佳实践” 50强 ,以此表彰创投机构践行ESG投资理念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
同时,创业邦结合近一年热门投资赛道,设立智能制造、AIGC、能源科技、生物科技、新材料和出海生态六大垂直领域的最受赞赏投资机构榜。
本次为蓝湖资本继2023年后再次蝉联以上三项奖项,充分体现了第三方机构对蓝湖的认可。
本文图片来源:创业邦
7月15日,上海华申瑞利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申瑞利”)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此次融资由蓝湖资本领投,海邦投资、浦东创投联合参投,老股东辰韬资本持续追加投资,悦丰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自成立以来,华申瑞利广受资本市场关注。已获得产业资本的认可、市场化专业基金的加持以及顶级国资机构的战略入股,累计融资规模过亿。
华申瑞利成立于2022年,专注干式线控制动技术EMB的开发。公司成立18个月时已完成全系列EMB产品的设计和样件交付,目前与多个行业头部客户展开项目合作,持续交付和迭代产品,并于今年3月成功完成多款车型EMB的冬季标定测试。同时,公司在嘉兴平湖的EPB产线已建设完成并开始量产交付。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干式线控制动EMB产品的开发和交付、EPB产品的量产以及线控制动控制系统的开发。
创始人蔡旭东表示:感谢各个新老股东的认可和支持,华申瑞利将继续坚持正向研发的创新精神,不断开发有竞争力的产品,同时坚守严谨务实的质量把控态度,为客户实现高质量、高可靠性的交付。与客户、股东、供应商以及行业内的合作伙伴携手共赢,创造价值。
蓝湖资本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胡磊表示:“我们长期关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变革,EMB是确定性的下一代线控制动方案,华申瑞利是这个赛道中非常稀缺的团队,短时间内就在研发和商业上均取得不错进展。每次与创始人和团队交流,我们都能充分感受到公司的专注和执行力。蓝湖资本非常高兴能和这么优秀的创业团队并肩前行。期待华申瑞利保持先发优势,引领行业变革。”
作为一家深耕智能制造和工业数字化赛道的投资机构,蓝湖资本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潜力。近年来,蓝湖资本已围绕新能源汽车及自动驾驶产业链进行深度布局,被投企业中Momenta、九识智能、英特模、千顾科技等均取得业务高速增长并获得后续融资。
聚水潭:正式成为Meta的商业伙伴
4月22日,聚水潭泰国公司在曼谷官宣:聚水潭已经正式成为Meta的商业伙伴。这一战略合作,标志着聚水潭在提供社交电商解决方案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图|聚水潭
通过这次合作,聚水潭将利用其创新的社交电商工具,帮助商家通过Facebook等社交平台实现更高效的直播抓单和聊天开单。聚水潭系统以SaaS ERP全球版为中心,着重于提升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购物体验,通过直接与本地物流和银行系统的整合,实现了社交电商的闭环。
作为Meta的商业伙伴,聚水潭将能够访问更多的资源,进一步加速其产品的发展和优化,同时也能够扩大其服务的市场影响力。聚水潭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推出一系列新的功能和服务,以更好地服务于其日益增长的用户基础。
九识智能:获颁新加坡首张无人物流车上路牌照
近日,九识智能在新加坡通过CETRAN的自动驾驶测试项目,并由新加坡陆路交通局(LTA)向九识智能颁发了新加坡境内首张无人物流车牌照。
这一事件标志着九识智能车在新加坡指定公共道路上能够进行无人驾驶作业任务,这是九识智能在海外市场开拓上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也为国内自动驾驶产品出海落地打开了全新局面。
去年10月,九识智能与新加坡职总平价合作社(供应链公司)(简称“GLS”)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就新加坡首个高级别自动驾驶城市配送项目的落地运营展开合作。
该项目整体分为三个阶段展开,包括无人驾驶在多层物流仓库的可行性验证阶段、多层仓库货运实际运营阶段、配送中心之间的直接物流转运阶段。
图|Zelos九识智能城配车
在此期间,九识智能加入新加坡标准委员会工作组参与了当地TR-68自动驾驶规范技术标准的修改工作,与当地相关部门共同确定了无人物流车在公开道路运行所需的测试方案,填补了该类车型在新加坡公开道路运行的法规空白。
目前,九识智能与GLS的合作项目已正式进入配送中心之间的直接货物流转阶段。
千顾科技:参与编制国家标准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道路车辆功能安全审核及评估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国家标准(以下简称:《GB/T 43253-2023》)。
千顾科技代表桂彦作为主要起草人之一参与标准制定, 将千顾在车辆功能安全与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的多年经验输入,在新能源与智能汽车的规范化发展中起到了推动作用。
图|千顾科技
千顾科技在新能源与智能驾驶汽车的核心底盘零部件的研发与产业化中深耕多年,基于过往的大规模自主研发和生产经验,深度参与国家标准制定,输入包括系统设计、产品开发、功能安全测试、系统集成测试、整车测试和验证等覆盖线控底盘系统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实践经验,为《GB/T 43253-2023》的制定工作贡献了力量。
随着车辆中的电气、电子和软件相关功能不断增加,对功能安全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
千顾科技严格遵守《GB/T 43253-2023》的相关标准和要求,确保线控底盘产品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够保持安全可靠的性能,为驾驶者和乘客提供最大程度的保护和安全,获得了众多OEM客户的信任与认可。
昆宇电源:发布超大容量储能电芯解决方案
6月13日,在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上,昆宇电源重磅发布超大容量储能电芯解决方案——720Ah天池电芯系列,该系列采用第三代高速叠片技术,三年零衰减,开启单体2.3kWh质的飞跃,向长时储能市场迈进。
图|昆宇电源
同时,昆宇电源带来电力储能变革性产品:EnerGalactic-6700液冷电池舱。该产品搭载昆宇电源全栈自研的720Ah超大容量天池系列电芯,相较5MWh产品容量提升了15%+。
昆宇电源还带来了全系工商储产品系列,其中包含了新推出的钠电工商储产品——PowerEco-115kW/250kWh钠电工商储一体机。该产品搭载的是昆宇电源最新推出的210Ah钠离子电芯产品,该电芯采用叠片工艺,能量密度135Wh/Kg以上,循环寿命2000次以上。
本次峰会上,昆宇电源携新技术、新产品、全栈自研的解决方案强势来袭,收获客户一致认可。
领星ERP:跨境电商ERP市占率第一
近日,艾瑞咨询发布了《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软件服务行业报告》。报告指出,以亚马逊为主的跨境电商ERP品牌头部效应显著,领星ERP在以亚马逊为主的跨境电商ERP中市场占有率第一。
图|领星ERP
除亚马逊平台以外,领星ERP已集成对接20+全球主流电商平台,包括Walmart、TikTok、Temu、SHEIN、Shopify等。
2024年,跨境行业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出现新渠道、新流量、新模式等;伴随着行业发展,领星也迎来了高速增长,2024年业绩同比增长74%。
Moka:发布「人效管理解决方案」
2024年6月19日,Moka 联合创始人兼 CEO 李国兴在 Moka Ascend 2024 产品发布会上正式发布「Moka 人效管理解决方案」。
图|Moka
「Moka 人效管理解决方案」从成本到人效,从规划到落地,让决策更有依据,让管理更有保障,为企业健康发展「控本增效」,帮助企业更清晰而全面地看到人力资源效能的运作情况,也让过程中的管理价值不断重复循环起来,「看得清」才能更好的「管得住」。
Moka 合伙人兼 CTO 刘洪泽在大会上分享了 Moka 在 AI 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实践。以 AI 原生为理念,深入业务场景,Moka Eva 的能力不断进化,不仅完成了从智能面试到智能招聘解决方案的升级,同时也赋能于全新功能「SmartPractice」,集成多国家和地区招聘最佳实践,智能辅助HR全球招聘,全流程提升招聘效率与招聘质量。
伴随着新加坡数据中心的投入使用,以及一直以来与合作伙伴的生态共融,Moka 将与更多客户实现合作共赢,不断向打造世界级HR产品的愿景靠近。
尚元智行:发布智能滑板底盘
近日,功能型无人车已成为产业热点,作为行业第一梯队的专注于打造通用化智能化滑板底盘的TEEMO尚元智行,再一次为行业带来一款性能优异的智能滑板底盘,AutoBots-W2。
图|TEEMO尚元智行
AutoBots-W2作为一个将机械、电控、智能域控、主被动安全和无人驾驶高度集成的大总成部件,对于专注于打造中低速无人驾驶的场景端设计师来说,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神器”平台。它使得场景端开发公司能够节省开发周期及验证经费,快速推出应对用户需求的产品。此番推出的AutoBots-W2智能滑板底盘,一如既往的为开发者用户带来一个全平的空间,从而使开发者用户能够自由设计上装设备,可谓得房率接近100%的大平层理念。场景上装设计师只需根据用户最流行的场景需求设计上装车身,实现完全的空间自由。这也是滑板底盘的先天性优势所在。
AutoBots-W2将和AutoBots-W7行程尺寸和载重上的大小搭配,拓展和适应更多无人物流领域、无人巡防、智慧农业等各种场景的落地应用。
2024年6月28日,FOFWEEKLY正式发布「2024新质生产力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蓝湖资本上榜「GP TOP100」和「价值创造TOP20」。
当前,中国股权投资行业正在进入发展范式转换期,处于关键的重塑阶段。随着新一代科技产业革命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投资机构在过去成功的路径中找到发展的“新范式”,更精准的理解和发现新质生产力,成为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的核心要求,对投资机构而言,也需要有更清晰的投资策略和高效的退出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投资机构的软实力,成为适应市场变革、构建新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FOFWEEKLY深入探索了软实力理论对于股权投资行业发展的应用实践,从提出未来新发展范式的角度,以发展时间为轴向,提出软实力理论,描述和解构投资机构和机构LP长期发展的内在动力。
「2024新质生产力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通过公开调研、客观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对GP各项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对于LP的投资活力进行深入挖掘,评选出该榜单。其中,蓝湖资本上榜「2024新质生产力投资机构软实力GP TOP 100」和「2024新质生产力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价值创造TOP20」
自2014年成立以来,蓝湖资本一直聚焦产业数字化升级的投资主题,深入布局智能制造和企业服务领域。蓝湖近年来聚焦于自动驾驶、新能源车产业链、增材制造、企业数字化等赛道,投资了多家优秀企业,其中多家被投企业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并实现IPO,后续融资超200亿元。
以下文章来源于IPO早知道 ,作者Stone Jin
据IPO早知道消息,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于2024年6月17日披露了关于蓝湖资本被投企业Momenta Global Limited(梦腾智驾环球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
换言之,Momenta已获准赴美IPO——根据备案通知书,Momenta拟发行不超过63,352,856股普通股并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或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成立于2016年的Momenta基于数据驱动的“飞轮”技术洞察,以及量产自动驾驶(Mpilot)与完全无人驾驶(MSD)相结合的“两条腿”产品战略,提供不同级别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更高效快速地实现无人驾驶规模化落地,赋能更安全、便捷、高效的未来智慧出行。
具体来讲:MSD(Momenta Self-Driving)为完全无人驾驶解决方案,专为L4级及以上打造,可应用于出租车和私家车等场景;而Mpilot则为高度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定位针对私家车前装可量产的高度自动驾驶全栈式解决方案,主要的核心产品包括Mpilot X 等端到端的全场景,连续的高度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覆盖高速/城市快速路、泊车和城区等场景。
Momenta CEO曹旭东日前指出,Momenta的关键战略为“一个飞轮,两条腿”——一个飞轮,是指数据驱动的AI飞轮;一条腿是L2级别的量产智能驾驶,通过与领先的主机厂进行量产合作,实现十万,百万,千万数量级的车辆装载量,产生海量数据流,以训练自动驾驶算法,解决L4完全无人驾驶的长尾问题。另一条腿是L4级别的完全无人驾驶,持续提供技术流,赋能量产智能驾驶产品能力的快速进步。
在曹旭东看来,这样两条腿交替提升,让量产L2车辆的数据,可以用来训练L4的算法,让L4的算法,为L2提供足够高的技术上限和进步空间。打通量产智能驾驶(Mpilot)和完全无人驾驶(MSD)的技术架构和数据流,最终实现规模化无人驾驶。
蓝湖资本在2016年Momenta成立之初就加注投资,是其天使轮领投方。成立至今,Momenta已获得蓝湖资本、真格基金、创新工场、顺为资本、蔚来资本、戴勒姆、纪源资本、凯辉基金、腾讯、招商局创投、元禾资本、建银国际、淡马锡、博世创投、上汽集团、云锋基金、奔驰中国、通用汽车、丰田汽车等知名机构及主机厂的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上汽、通用、丰田等主机厂既为Momenta的投资方,亦为Momenta的重要客户;而其与奔驰的合作或将于明年落地。
据曹旭东透露, Momenta现已与全球排名前十的汽车集团中的一半企业开展量产合作,业务覆盖中国及德国、日本、美国等多个国际市场。
近日,36氪重磅发布2024年度《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名册》。蓝湖资本上榜「中国股权投资行业创业投资机构100」
2024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已然进入新周期,市场参与者们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一部分投资机构将搜索的目光置于全球,而一部分则坚守在本土市场。
在本土市场中,国有资本和产业资本占据市场主要地位,尤其在半导体芯片、新材料、新能源和制造等硬科技领域。随着一级市场退出需求的持续加剧,IPO、并购和股权转让等多种退出方式并存,产业整合与赋能成为市场关注重点,新一轮退出周期加速推进。
在此历史时刻,36氪将两大榜单IP“最受创业者欢迎投资机构”和“最受LP认可投资机构”合二为一,调整为基于投资机构“募资、投资、管理、退出”四大维度数据的《年度名册》。
基于“36氪股权投资市场在线调研系统”(https://touzi.36kr.com/),排名综合考量投资机构在管理规模及行业影响力、近3+1年投资活跃度、明星项目、后续获得新融资项目数量、以及退出回报水平等细分维度。
以投资机构被投项目主要阶段为划分,36氪《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名册》分为《中国股权投资行业早期投资机构50》;《中国股权投资行业创业投资机构100》;《中国股权投资行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100》。
蓝湖资本自2014年成立以来,一直聚焦产业数字化升级的投资主题,深入布局智能制造和企业服务领域。通过行业研究和产业经验双轮驱动,蓝湖近年来在自动驾驶、新能源车产业链、增材制造、企业数字化等赛道投资了多家优秀企业,其中多家被投企业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并实现IPO,后续融资超200亿元。
5月10日,投中信息发布「2023投中榜」,蓝湖资本荣登「投中2023年度中国最佳外资创业投资机构TOP50」。
投中信息连续18年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发布中国创业投资机构暨私募股权投资系列榜单——“投中榜”。依托CVSource投中数据,结合对超千家私募股权领域活跃投资机构调研,投中研究院参照评选标准复核数据、甄选优秀机构。因此,“投中榜”在业内能以专业、权威和严谨著称,被称为国内股权投资行业的风向标,并且是诸多大型机构LP的重要出资依据。
本次榜单共揭晓“2023年度中国最佳创业投资机构”“2023年度中国最佳私募股权投资机构”“2023年度中国最佳早期创业投资机构”“2023年度中国最佳产业投资机构”等奖项。
蓝湖资本自2014年成立以来,一直聚焦产业数字化升级的投资主题,深入布局智能制造和企业服务领域。通过行业研究和产业经验双轮驱动,蓝湖近年来在自动驾驶、新能源车产业链、增材制造、企业数字化等赛道投资了多家优秀企业,其中多家被投企业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并实现IPO,后续融资超200亿元。
至此,蓝湖资本已累计九次获投中榜「中国最佳外资创业投资机构 TOP50 」,感谢第三方机构的认可,未来蓝湖会继续在拥抱产业数字化、发掘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昆宇电源:1.5GWh钠电产线动工仪式成功举行
3月26日,昆宇电源1.5GWh钠离子电池产线项目动工仪式在常德工厂举行。该产线投产后,昆宇电源钠电产能再升级,将增至2GWh以上。
钠电技术是当下新能源储能领域的前瞻技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常德钠电产线的启动代表着昆宇电源高质量布局钠离子电池全产业链的决心,标志着昆宇电源锂电+钠电双轮驱动技术战略有效实施。
目前,昆宇电源已成为国内钠电领域研发的第一梯队,取得了一系列的技术突破和应用成果。2022年,昆宇与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产学研联合,共同开展钠电研发。
2023年年中,昆宇入选了全国首批钠离子电池测评名单;2023年下半年推出的智慧钠电系列产品,已经率先成功步入通信储能领域商业化应用。常德昆宇钠离子电池产线的建设,是昆宇在新能源储能领域持续发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昆宇电源向着高质量、高效益的国内一流生产基地迈进的重要一步。
九识智能:全国首个供销社体系无人配送项目落地
1月23日,九识智能与福建卖好菜供应链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全国供销社体系首例无人车配送项目落地。
福建卖好菜供应链有限公司作为漳州市芗城区供销混改企业,肩负着打通当地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的重任。
作为全国供销社系统的首个无人车产品应用落地案例,福建卖好菜供应链有限公司率先投入数台九识智能车,在漳州当地完成覆盖主城区及乡镇村三级服务团点的常态化日用品配送,为当地生产生活用品下行、农副产品上行提供高效保障,充分发挥产品技术优势,助力供销体系物资流通平稳、高效运转,惠民生安民心。
农村物流作为连接城乡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纽带,高质量的农村物流是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满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九识智能车的使用,将极大满足当地在城乡配送和城市快运方面的需求,实现近50%的物流成本及80%管理成本的降低。
物流配送作为供销系统的“侧翼”,串联着供与销的关键环节。未来,九识智能车将持续发挥产品优势,在更多城市,以绿色、智能、高效的产品和运力服务。
千顾汽车科技:2024冬季标定测试圆满
千顾科技在地处高寒地区的零下23°C的黑河西沟测试场进行了历时113天的冬季标定测试,通过了40余项测试的重重考验,完成了近50款车型的验收工作。
EHBI(Onebox)产品在测试中的出色表现,是千顾核心竞争力的显著体现。千顾标定负责人说:“在各项测试中,我们EHBI(Onebox)产品的硬件特性全方面超出专业标定人员的预期,精准迅速的压力控制以及制动扭矩的合理分配将车辆性能推向极限,使车辆拥有更精准的指向性和更高阶的稳定极限,让每次测试结果都超越预期。”
千顾团队实现了ESC车身稳定性控制系统、EHBI(Onebox)集成式电子液压制动系统等相关量产项目的测试验收。在测试过程中进行了大量高标准的性能标定和可靠性实车测试,进一步提升了匹配车辆的动态性能,同时完成了车辆在智能驾驶和能量回收等功能的验收工作。
千顾团队拥有深厚的ESC产业化积累,有着超400万套智能底盘制动产品产业化经验。借助线控底盘核心技术的掌握和产业化落地的积累,持续发挥稳定供货的优势,自去年12月起ESC月供货量已突破6万套,且呈现稳步增长的产业化趋势。
在本次冬季测试中,千顾通过了冰面、雪面、分离路面等40多个低温极限工况下的测试项目,覆盖多个A0级、A级、B级、MPV等乘用车和商用车型项目。
光图智能:超高精度激光3D轮廓测量仪重磅发布
在机械设备制造业中,对产品的精密三维轮廓测量一直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而随着产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对测量精度和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待一款性能优异的3D轮廓测量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在此背景下,光图智能研发推出的GTS系列-激光3D轮廓测量仪。
GTS系列基于激光三角测量原理,可实现对物体表面的高精度三维重建,由此实现对物体的非接触式的高精度测量/检测。
GTS系列植入了多项尖端技术,真正实现微米级精度、超高扫描速度的完美结合。
GTS能提供业内领先的性能指标,在易用性、适用性也有突破。开箱即可投入使用,无须现场标定。产品外形紧凑小巧,且提供丰富的开发接口和SDK,便于开发人员将其集成到不同场景的应用中,满足不同行业测量需求,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3C电子 、半导体 、锂电池组件 、橡胶轮胎以及航空航天、医疗器械领域的精细几何尺寸测量及表面缺陷检测。
作为超前技术自主研发的重磅新品,GTS系列植入了多项尖端技术,真正实现了微米级精度、超高扫描速度的完美结合。
在此基础上,采用FPGA高速信号处理与自研算法,实现了普适型的图像预处理,过滤噪声与环境光,输出清晰稳定的轮廓图像,为后续测量分析奠定基础。
除了性能实力雄厚,GTS系列在易用性、适用性也有突破。采用小型化机械结构,设备体积缩减40%、质量减轻50%,便于与工业机械设备集成。
GTS系列目前已完成批量化生产,各项关键指标均通过严格验证,正式批量向客户供货。
Moka:与钉钉联合发布“钉钉人事旗舰版”
1月9日,在2024钉钉7.5产品发布会“超级生态”专场上,钉钉宣布与Moka达成深度合作,共同发布“钉钉人事旗舰版”。
该软件针对中大型企业的人事管理需求,共建人事一体化系统,覆盖招聘管理、组织人事、假勤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协同模块,围绕员工全生命周期共同打造人事数字化解决方案,共同分享AI时代下企业办公趋势。Moka推出更具创新力和更懂客户的产品,深度融合钉钉原生底座和强大的人事基座,将实现1+1远大于2的聚变效应。
针对目前人事系统单采人事各个板块,导致多系统维护、数据不互通、操作成本高等问题,钉钉人事旗舰版拥有高效的协同能力,充分发挥钉钉原生底座的互通互联,强化了人力业务内部业务间更多的关联与体系化协同。将HR团队学习成本投入小、自运维场景多,成为重要的衡量指标。系统着重支撑HR团队的业务转型,与管理者依据人力成本数据的经营决策。
双方将不断更加深入的持续融合、互通,致力于更广泛的在如文档、项目管理等其他钉钉应用上与HR业务的紧密互嵌,打破原有HR产品的范式。并以此为起点,Moka与钉钉共同为中国企业的HR数字化提供一款兼具高效、易用且创新的产品。
甄零科技:获国家数据安全管理能力认证
近日,甄零科技正式被授予由工信部中国信通院颁发的数据安全管理能力认证(DSMC)证书,在数据安全管理方面获得国家级权威认证。
数据安全管理能力认证(DSMC)是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面向全行业发起的数据安全领域的权威国家级认证。通过此项认证,证明甄零科技在上述工作具备较为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以及数据安全技术能力实现,达到数据安全风险可控的根本目的。
作为合同管理SaaS解决方案提供商,甄零科技始终把用户业务和数据的安全保护列为最高优先级的工作。参照国际上信息安全保障技术框架、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标准规范及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充分利用成熟的信息安全理论,设计出安全组织、安全战略、安全防护、安全监控、安全运行、应急恢复等一体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保障甄零一诺合同系统的安全运行。
甄零科技成立了专门的信息安全委员会来保障安全政策的推广,及时应对安全威胁,为用户提供稳定、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采用安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S-SDLC)流程管理产品研发, 确保应对各类故障时的服务恢复时间最短,全面保障企业在甄零一诺合同系统上的业务连续性和安全性。
此次获得数据安全管理能力认证(DSMC)证书,是对甄零科技在数据安全领域的技术实力和管理能力的认可。甄零科技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自身的数据安全管理水平,为客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合同管理解决方案。
图文来源:上述公司官微
近日,上海琳顿汽车底盘件制造有限公司宣布完成3000万元的Pre-A轮融资,由蓝湖资本领投,高榕创投、毅园资本、骏之彦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速新产品的工业化。
上海琳顿成立于2023年7月,专注于中国汽车减振器的设计、研发和制造,以及与整车的匹配和调试。公司由中国汽车减振器行业专家创立,联合创始人、CEO叶国弘博士是中国现代减振器技术引入者,曾任采埃孚中国区总裁。
上海琳顿致力于在电动车时代,通过半主动、主动型减振器和关键部件的开发,满足新能源车日益严苛的安全性、舒适性要求。通过完全自主研发的自动化产线,实现高品质的工业4.0精益生产。
琳顿专注的电控减振器产品,是一种基于电子控制技术的汽车底盘零部件。它能够实时感知并响应车辆行驶状态、路面状况以及驾驶者的操作,从而调节车辆的减振效果。
随着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加速,汽车底盘的个性化与智能化需求愈发强烈,电控减振器的需求也逐年增大,并在过去几年经历了飞跃式的发展。而伴随着整车零部件国产化的浪潮,在未来几年,仅国内就存在几百亿的市场空间。
在汽车工程领域,底盘的 xyz 轴通常用于描述车辆的运动状态、姿态和各种动态参数。琳顿所生产的电控减振器,能够在xyz三轴融合控制的线束化进程中,对底盘z方向(上下)的运动给予控制,同时影响汽车动力的发挥以及制动的有效性。
琳顿目前正在同步开发两款总成产品:外置式单阀电控减振器和外置式双阀电控减振器。这两款产品都装配了琳顿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电磁阀,现阶段的性能数据完全满足正向开发的设计要求,产品可与外资品牌同台竞争,尤其是在控制精度与产品一致性上在业内名列前茅。
据琳顿团队预测,自2025年起,中国的中高档车型将逐渐普及双阀电控减振器。双阀系统相比单阀系统性能更强,可以独立控制压缩和复原阻尼,从而实现更精准的阻尼特性,最终使线控底盘控制策略更精细;更简化的双阀系统可实现更快速的底盘调试流程。
双阀技术能提供更舒适的乘车感受和更直接的驾驶体验,尤其是对于簧上质量有明显上升的车型,比如新能源车等。该技术的应用将成为汽车行业从半主动向全主动悬挂技术前进的道路上的崭新里程碑,并开拓出汽车行业中一个全新的赛道。
据琳顿CEO叶国弘博士介绍,琳顿内部设备自动化团队在同步设计和制造电磁阀和减振器所需的生产线,两条产线预计于2024年6月底拉通。琳顿第一阶段全自动产线预计可实现每年100万支电控减振器和电磁阀产能。
研发与产线设备的自制能力有助于公司的产品快速验证和迭代,使工业化进程所需的时间极大的缩减,也为将来的快速扩产和成本控制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电动汽车的渗透率更高,汽车对底盘的高要求也会随之而来。具备快速响应能力,并且能根据路况实时调整驾驶模式的电控减振器,也就成为了车企的“刚需”。
本轮融资后,上海琳顿预计加速新产品的工业化,加快减振器总装与电磁阀产线的产能建设,大力拓展客户,争取尽快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汽车减振器厂商。
蓝湖资本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胡磊表示:“我们长期看好新能源汽车赛道在国内乃至全球的蓬勃发展,也非常高兴能投资像琳顿这样优秀的初创企业,我们相信凭借创始团队丰富的产业经验与优秀的产品设计制造能力,公司在未来有机会成为又一家优秀的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
本文部分内容源自36氪
聚水潭或即将实现营收破1亿美元、经调整净利润转正。
据IPO早知道消息,蓝湖资本被投企业聚水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水潭”)于2024年3月21日更新招股书,继续推进港交所主板上市进程,中金公司和摩根大通担任联席保荐人。
成立于2014年的聚水潭现已开发出一整套云端电商SaaS产品,帮助商家无缝升级业务能力、提高业绩表现并发展跨平台业务,同时降低部署和运营成本。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以2023年相关收入计算,聚水潭是中国最大的电商SaaS ERP提供商,市场占有率从2022年的20.7%进一步提升至23.2%;在中国电商运营SaaS市场中,按2023年SaaS总收入计算,聚水潭同样排名第一。
具体来讲,聚水潭ERP是聚水潭的核心SaaS产品,其服务并满足商家客户在电商平台上处理电商订单相关的关键需求——商家可通过聚水潭ERP整合、同步并统筹协调其所有店舖、订单、产品、库存,管理各平台的运营或财务数据,享受跨平台业务体验。目前,聚水潭ERP提供的主要功能包括订单管理系统(OMS)、仓储管理系统 (WMS)、采购管理系统(PMS)和分销管理系统(DMS)等。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聚水潭ERP已成为最受中国商家欢迎的电商SaaS ERP品牌。
2023年,聚水潭ERP每天处理约6500万份订单,单日最高订单处理量近2.33亿单,是中国订单处理效率最高的电商SaaS ERP。另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迭代次数计算,聚水潭ERP 是中国迭代速度最快的电商SaaS ERP产品之一。2021年至2023年,聚水潭ERP保持低于50毫秒的平均响应时间和超过99.5%的正常运行时间。
在ERP的基础上,聚水潭后又进一步扩大产品和服务范围并延伸至其他电商运营SaaS产品,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推出四款电商运营SaaS产品(不包括ERP)——聚水潭的SaaS工具可满足电商参与者的各类需求,使其具备财务会计、管理报告与分析、工作流程管理以及批发市场采购等能力。
2023年,聚水潭为6.22万名不同类别的SaaS客户提供服务,而2023年行业平均服务的客户数不足2万名。
至于反映一家SaaS企业优秀与否的两组数据上,聚水潭的表现均较为可观——2021年至2023年,聚水潭的LTV/CAC比率均超过6倍,这一比率衡量的是客户生命周期价值与获客成本之间的关系,行业平均值约为3倍;同时,聚水潭2023年的净客户收入留存率为114%。
此外,2021年至2023年,购买两款或以上聚水潭产品的客户贡献了同年聚水潭总SaaS收入的27.6%、30.6%以及33.0%。
财务数据方面。2021年至2023年,聚水潭的营收分别4.33亿元、5.23亿元和6.9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6.8%。同期,聚水潭的毛利率分别为50.5%、52.3%和62.3%,呈逐年增长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聚水潭2023年的收入同比增速高于2022年,且毛利率大幅提升10个百分点,毛利率的提高主要由于规模经济以及复购客户的占比不断提高。
此外,聚水潭的经调整净亏损同比收窄45.8%,经调整净亏损率则从2022年的72.4%大幅减少至29.4%。
以此来看,聚水潭或即将成为一家营收超1亿美元、经调整净利润为正的中国SaaS企业——在美国SaaS行业中,通常以营收达到1亿美元为规模门槛。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聚水潭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97亿元,较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4.27亿元增加超一倍。2023年,聚水潭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10亿元,同比增长165.8%。
成立至今,聚水潭已获得阿米巴资本、微光创投、元璟资本、蓝湖资本、红杉中国、高盛、中金资本等知名机构的投资。
聚水潭在招股书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强化研发能力以丰富产品矩阵;加强销售和营销能力;寻求战略投资,以扩大产品矩阵、扩展客户群并加强技术能力;以及用作一般公司用途。
图文来源:公众号 IPO早知道
编者按
近期,L4级城配自动驾驶方案商及运营商九识智能获得由美团领投的1亿元A轮融资,这一交易引发了资本市场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蓝湖资本作为九识智能天使轮投资的领投方,在之后的pre-A和A轮融资中持续加注,在九识智能的进步和发展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近日,专注于亚洲创业投资、私募股权、并购等市场知名期刊媒体Asian Venture Captial Journal (AVCJ) 独家采访了蓝湖资本合伙人魏海涛。魏海涛是蓝湖资本九识智能项目的投资负责人,陪伴参与了企业各个关键发展阶段。
项目观察 | 九识智能瞄准中国自动驾驶的快速商业化
AVCJ | 2024年3月13日
记者:Vivian Li ,文章由蓝湖资本翻译并略有修改
在许多同行着手利用稳定有余但水平有限的技术大力吸引客户时,九识智能将利用1亿美元的A轮融资推出应用于特定场景的自动驾驶车辆L4级自动驾驶技术,即车辆可在特定环境下完全自主驾驶,但保留人工干预的技术,已在中国吸引大量私人投资。文远知行、威马汽车、毫末智行和纵目科技基于其对L4级无人驾驶出租车的雄心,于2021年和2022年各自在单轮融资中斩获10亿美元。现阶段,一级市场投资风格趋于保守,高额融资唾手可得的时代已经远去,初创企业更加重视在短期内的现金流。自动驾驶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将L4级应用于工业场景而非面向大众市场消费者推广,要么发展L2级(部分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两个选择都有望加快由原型到付费客户试驾的进程。近期获得由美团领投1亿美元A轮融资的九识智能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无人驾驶出租车和长途货运卡车只是九识愿景的一部分,低速L4级货车才是该公司的战略重点。这类车辆恰好在使用广度(专为港口和仓库设计的车辆一度被视为应用范围过窄)与商业吸引力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否存在市场需求、支付意愿及潜在盈利途径?我们如何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如果我们无法令人满意地回答这些问题,就不该承担这个风险,”九识智能投融资负责人施云舰表示。去年5月,公司发布了其第五代产品九识Z5。该车型装载空间5立方米(Z1为1.7立方米),续航里程140公里,设计用途为中心仓库、转运站、配送中心与商铺之间的长途运输。在技术需求和价位上,都高于最后一公里配送及垃圾回收。
九识超过90%的客户为小型企业,通常为知名物流公司及零售品牌(如圆通快递、顺丰快递、华润医药及蒙牛乳业)的特许经销商或分销商。大型企业想要的是定制车辆。施云舰解释称,九识智能提供标准化产品,但也会根据客户反馈量身定制,例如为提高成本效益引入更大载货空间。蓝湖资本测算,2023年,中国城市配送市场的规模高达1.5万亿元(2,090亿美元),配送车辆2,000万辆。蓝湖资本合伙人魏海涛表示,经营成本高及招人难是城市物流的主要痛点。九识智能的产品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推出自动驾驶车辆即可以合理成本提高生产力,我们认为这将在中国实现,”魏海涛补充道。“在评估投资机遇时,我们不仅关注科技本身,也会在产品层面考虑由科技转化力推动的商业可能性。”
创意孵化
蓝湖资本首次在中国投资自动驾驶是2016年参与Momenta(L2级及L4级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天使轮融资。Momenta已在该领域成为中国的首批独角兽公司之一,于2021年完成超过10亿美元C轮融资。在自动驾驶及新能源车产业链赛道,蓝湖还布局了智能摄像头公司森云智能、汽车测试服务提供商英特模、线控底盘生产商千顾科技及压力传感器制造商莱顿电子。
2021年,蓝湖通过孵化京东前首席科学家兼自动驾驶负责人孔旗的商业构想,帮助九识智能白手起家。此次A轮融资,蓝湖资本持续加注,百度风投、Unicorn、闲庭私募基金管理、索道投资和厦门建发新兴投资也参与其中。
蓝湖资本通过其美元三期及人民币三期基金参与。Unicorn、建发新兴等LP也获得了联合投资额度。
九识智能最初是一家纯软件开发公司,但目前公司由180人组成的庞大研发团队中半数为硬件专家。施云舰表示:“为实现L4级技术的稳定商业化,仅关注算法或许并不够,硬件开发也至关重要。此外,价值链越长,我们产生的利润也越多。”
硬件方面并非水到渠成。当九识智能提出将Z5的装载空间扩大到5立方米时,遭到底盘供应商的拒绝。为此,公司着手自主生产底盘。如今,九识智能的车辆已在中国50座城市投入运营,并已进军新加坡。仅2023年12月, Z5的销售量便达到1,000辆。孔旗预测2024年的销量会同比增加十倍。
九识智能并非中国唯一的L4级城配车供应商,Rino Ai的白犀牛、毫末智行的HDeliver 3.0、文远知行的Robovan及新石器的X3 Plus均已上市,只是应用场景有所不同。施云舰表示,少数龙头企业最终占据大多数市场份额的结局并不会令人意外。
九识认为,只有现有产品实现稳定应用后,才考虑向乘用车拓展。风险因素还包括量产前未能保持技术和产品优势,因此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蓝湖资本魏海涛认为,九识智能已经度过从零到一的最危险阶段。产品安全是迈向商业化之路上的关键问题,但商业化宜早不宜迟。魏海涛表示:“在无限制区域的商业应用场景方面,无人车赛道的竞争壁垒令人望而却步。因为对于智能产品而言,企业的商业化进程越快,后台收集到的用于训练的真实数据就越多,产品能提供的客户体验也就越好。由此可见,实现软硬件无缝融合通常至少需要2-3年时间。”
以下是英文版原文节选,来自:AVCJ | Deal focus: Zelos targets rapid commercialisation in China autonomous driving
Deal focus: Zelos targets rapid commercialisation in China autonomous drivingLevel-four (L4) autonomous driving technology, where vehicles are fully self-driving in certain situations, but the option of human override remains,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private investment in China. WeRide, WM Motor, HaomoAI, and Zhongmu Tech raised single rounds of USD 1bn in 2021 and 2022, largely on their bold ambitions for L4 robotaxis.The company released its fifth-generation product, the Zelos Z5, last May. The vehicle has a capacity of 5 cubic meters, up from 1.7 cbmfor the Z1, and a range of 140 kilometres. It is intended for long- distance transportation between central warehouses, transfer depots, distribution centres, and stores – up a level from last-mile delivery in terms of technology needs and price point.Blue Lake Capital estimates that China’s urban delivery market was worth CNY 1.5trn (USD 209bn) in 2023 with 20m vehicles on the roads. High operating costs and recruitment challenges are the major pain points in urban logistics, according to Haitao Wei, a partner at Blue Lake. Zelos claims to address both.
图片来源:九识智能
扫描二维码进入蓝湖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