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发年终奖的时候了。前几日去参加京东的年会,听见刘强东在台上对员工讲,07年以来公司已经给员工发了价值100亿的期权。对于现金收入不高的创业公司来讲,核心员工激励主要靠的是期权 (stock option)。经常被初创期的企业问到期权应该怎么发的问题,不如三言两语在博客里总结一下。
期权池的大小
公司创立初期的时候,一般会留个10-15%的期权池,用于给早期员工的激励。在早期A、B轮融资的时候,通常会将期权池补齐到10%左右,用于扩张期核心团队的招聘。在C轮及以后,大概每年2-4%的期权发放,都是比较常见的。
如何确定给每个人的发放量
在公司早期的时候,期权可能会覆盖全员。发放的量一般是按照公司股份的占比,从千分之五到百分之一都有可能。当然,这不适用于共同创始人。创始人之间的股份分配不应该这么悬殊。在公司拿过1-2轮融资之后,大部分员工的期权发放通常就不再按公司占比来了,而是和员工的现金收入成一定的比例(但是,COO / CFO等核心岗位的招募,还是会参照公司占比来考虑)。我看到过的最简明的做法,也来自于一个vc的博客(avc.com)。简单的讲,是对每个层级的员工,都确定一个现金收入和期权收入的比例。一般来讲,层级越高,期权收入的占比越高。
举个例子,假设公司最近一次融资的股价是每股20元人民币(约3.3美元),那公司各个层级员工所对应每年的期权应该大致如下图(期权收入系数仅供参考,可以根据各自公司的情况相应设定)。另外,每个层级里面的个体之间,是应该有一定的差异的。
多久发一次期权
公司每个月都会有新员工入职,为了让后续的会计处理简单化,我一般建议公司每6个月一批,给符合条件的新员工发期权 (grant)。当然,期权的确认(vesting)一般会有4-5年的期限,如果员工提前离职了,没有确认的部分公司就有权收回,用于给其他在职员工的激励。
对于在职的员工,是每4-5年期权确认完毕再发一批,还是每2年、甚至每年发期权,各个公司的处理方法都不一样。需要CEO和董事会在制定期权计划的时候,认真商量。
最后,有句老话,叫“不患贫,患不均”。期权发放永远也做不到绝对的科学公平。在发放的过程中,CEO应该清楚的沟通确定期权数量的原则,但是对于每个人的期权数量,务必要守口如瓶。
Follow us on Wechat